针葵 :别名软叶刺葵、洋针葵、长叶刺葵、加那利刺葵、槟榔竹。原产大西洋加那和群岛。茎干直立,无分枝,残留纤维状叶鞘。羽状复叶较长,在原产地可达3-6米。羽状复叶密生于茎干顶端,呈拱形;小叶线状披针形,叶面深绿色,叶背灰绿色,叶针刺状。小型株适于室内装饰。
叶羽状全裂,长1m,常下垂,裂片长条形,柔软,2排,近对生,长20 -30cm,宽1cm,顶端渐尖而成一长尖头,背面沿叶脉被灰白色鳞粃,下部的叶片退化成细长的刺。肉穗花序生于叶丛中,长30-50cm,花序轴扁平,总苞1,上部舟状,下部管状,与花序等长,雌雄异株,雄花花萼长1mm,3齿裂,裂片3角形,花瓣3,披针形,稍肉质,长9mm,具尖头,雄蕊6,雌花卵圆形,长4mm。果矩圆形,长1.4cm,直径6mm,具尖头,枣红色,果肉薄,有枣味。
适应地区: 华南、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(主要城市:福州、厦门、泉州、漳州、广州、佛山、顺德 、东莞 、惠州、汕头、台北、柳州、桂平、个旧) ,热带季雨林及雨林区(主要城市:海口、三亚、琼海、高雄、台南、深圳、湛江、中山、珠海、澳门、香港、南宁、钦州 北海、茂名、景洪)

软叶刺葵
形态特征 软叶刺葵
叶羽状全裂,长1m,常下垂,裂片长条形,柔软,2排,近对生,长20-30cm,宽1cm,顶端渐尖而成一长尖头,背面沿叶脉被灰白色鳞粃,下部的叶片退化成细长的刺。肉穗花序生于叶丛中,长30-50cm,花序轴扁平,总苞1,上部舟状,下部管状,与花序等长,雌雄异株,雄花花萼长1mm,3齿裂,裂片3角形,花瓣3,披针形,稍肉质,长9mm,具尖头,雄蕊6,雌花卵圆形,长4mm。果矩圆形,长1.4cm,直径6mm,具尖头,枣红色,果肉薄,有枣味。
基本种类 软叶刺葵
1.针葵 别名软叶刺葵、洋针葵、长叶刺葵、加那利刺葵、槟榔竹。 为同属常见种。原产大西洋加那和群岛。茎干直立,无分枝,残留纤维状叶鞘。羽状复叶较长,在原产地可达3-6米。羽状复叶密生于茎干顶端,呈拱形;小叶线状披针形,叶面深绿色,叶背灰绿色,叶针刺状。小型株适于室内装饰。
2.刺葵杂交种 为刺葵的杂交种。植株单干直立。羽状复叶坚硬。抗寒力较强。观赏价值比美丽珍葵、针葵都高。
播种繁殖栽种法
开花后授粉容易结果,10~11月份果实成熟。采收后即播或翌年4月份 软叶刺葵
播种。用大粒种于播种法播种。经常保持盆土湿润,2~3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可以出苗。第二年春天分苗,栽种到小盆中。北方盆栽,前3年株形差,无观赏价值。
腐叶土、泥炭土加1/4河沙或珍珠岩和少量基肥作盆栽用土,也可用细砂土。要疏松,排水好,肥沃。生长时期每周施1次液体肥。每年4月上中旬换盆,换盆时可切去盆底部的部分老根和旧盘土,用新培养土栽植。由于根系生长甚快,盆栽时“沿口”需较一般植物深些。否则到夏末秋初时根可能长满盆,不好浇水。1~3年生幼苗稍喜阴,可放半阴环境下栽培。3年生以上的植株4月底至5月搬至室外或阳台上阳光较强的地方,遮荫30%左右,0月底移回室内向阳处。冬季夜间温度应在8℃左右,白天15℃。冬春季温度也不宜太高,否则在室内增长的新叶片搬至室外后会发生严重的日灼病,叶片变成黄褐色,失去观赏价值。为防日灼可在初期稍遮荫,逐渐移到阳光下栽培。软叶刺葵抗干旱能力较强,数日内浇不上水不会干死,但下部叶片可能干枯。在温暖湿润的条件下生长甚好,夏季生长旺盛,每天需挠水两次。
同属植物约17种,主要产于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。常见盆栽的还有:
1.长叶刺葵(P.canariensls) 又名槟榔竹、加拿列椰子。株高可达5米,羽状复叶密生,长达3米。常盆栽或大木桶栽植成为大型观叶植物,布置在大型建筑物的前面或花坛中心。
2.伊拉克蜜枣(P.dactylifera) 又叫海枣、枣椰子。叶片和长叶刺葵相似或稍长。